公司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原素衡阳县公益助学|以心为梁 重筑春天

发布时间:2025-04-21

在远方倾听大山里的声音,让春天迸发新的绿意。当春风第三次拂过这片土地时,仍有幼芽在裂缝中倔强生长。


是蜷缩在留守屋檐下的童年,是浸泡在单亲泪水中成长的清晨,是那些与孤儿身份抗争的倔强眼眸,是被疾病阴霾笼罩却依然执笔书写的小手,留守、单亲、孤儿、大病...那是zui坚韧的春天。
2025年「心」起点,原素与衡阳县妇联延续公益助学活动,汇聚暖阳,为成长的花蕾招揽日光,让爱有回响。




640.jpg


天跋涉穿越个乡镇、个自然村落,数不清的急转弯将我们推向大山的深处,才终于见到了藏在大山间的六位困境儿童

命运把大山压成她们脚下的却忘了——知识是翻山越岭zui轻的行囊压不弯的脊梁,会成为测量地平线的标尺,再崎岖的路,终究会变成身后的风……父亲病逝、母亲失联,由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抚养,这是一对去年走访过的姐妹俩。


640-1.jpg
飘着咸涩烟火气的房子,玻璃罐里腌着陈年咸菜,已经熄火的灶台上晾着干瘪的笋干,依旧是他们今年的口粮。
腼腆的妹妹今年开朗多了,少了几分去年见到我们的局促,热情拿出了家中zui新鲜的瓜果茶水招待我们。从她口中我们得知姐姐现在在护理学校就学,身处逆境的她们多了安身立命的本事,山间竹笋破土前总要先顶开压顶的乱石,她们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
我们提供的助学金,不是为了让她们一定要出人头地的回报,而是让她们在寒夜里多一盏灯,在荆棘中多一寸坦途。她们的路,终将在爱与陪伴中,化作一缕轻盈的风。
640-2.jpg640-3.jpg


爷爷奶奶早年离世,母亲于三年前病故,父亲在外省工地上务工,年仅12岁的他只能独自一人请假去给母亲开死亡证明。


640-4.jpg


用血汗换来单薄工资的父亲,去年在工地上摔断七根肋骨和肩胛骨,失去了全家唯壹的收入来源。当地妇联说,这个孩子现在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父亲病好后在外省当保安挣钱,负担孩子读书。

稚嫩的孩子用肩膀扛起生活的一角,穿戴干净整洁的衣服、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房子,能看到他对生活的态度。


640-5.jpg


家里空荡荡的冰箱

他的孤独与艰辛,却从空荡荡的冰箱中不经意间流露。

知识的光,照亮生活的苦难。希望我们共同的帮扶,带着理想的梦,飞遥远的大山


640-6.jpg
爷爷、父亲均已去世,母亲失联,自幼罹患先天性心脏病,需要长期治疗的他与肢体残疾的奶奶相依为命。



640-7.jpg
孩子奶奶
小小的身影站在窄窄的巷子尽头等我们,七拐八弯的巷道里,他走几步就回头,确认我们没被横生的晾衣杆挡住去路。



640-8.jpg


漏雨的房子

房子的屋檐里盛着漏雨的春天,苦难会打湿衣裳,但浇不灭眼里的星光。


640-9.jpg


门口的“田地”是他唯壹能打理的家当,却像旗帜般插在生活的裂缝里。

爱,是一种温柔且笃定的力量,让其凝结成雨露,悉心浇灌,愿每一个孩子向着阳光不断茁壮成长。


640-10.jpg


当车在云雾缭绕的山脊颠簸,窗外层叠的峰峦,当真正站在这片被重重大山切割的土地上我们感受到的苦难仅仅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陨落在苦难中的人我们无法看到。

每个人可能只是她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但zui微小的帮扶也可能是改写命运轨迹的支点。

以心为梁,重筑这个春天。将善行化作破茧的刀刃,为困境儿童劈开困境的茧房,让每声微弱的呐喊都能在旷野激起回响。


640-11.jpg


原素联合衡阳县妇联发起“原素衡阳县公益助学”,我们将按10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资助,帮助那些在困境家庭中的孩子。

收集的捐款由衡阳县慈善总会统一管理,县妇联同县慈善总会对资助对象进行审核后发放助学金。

捐款方式: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默认捐赠金额1000元(注:具体金额可灵活变动,每一份心意我们都会感谢),姓名一栏备注原素+个人姓名。

捐款时间:2025.4.21-2024.4.30


640-12.jpg
感谢倡导本次爱心助学活动的衡阳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龙湘梅;衡阳县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唐欣;衡阳县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汤琳;衡阳县妇联工会主席、四级主任科员 屈凉娟;衡阳县妇联宣传部部长 李艳燕;衡阳县妇联办公室主任 陈洁;衡阳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杨静;岘山镇碧崖工作组组长 常鹤;岘山镇碧崖工作组副组长 彭新征,岘山镇妇联主席 彭城,岘山镇紫云村妇联主席 黄洐燕;渣江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彭中幼;渣江镇组织委员 王剑;渣江镇妇联主席 杨兰兰;渣江镇黄冈村妇联主席 唐雪娥;石市镇组织委员 廖亚洲;石市镇妇联主席 刘琼芳;石市镇庆余村妇联主席 胡晓菊。